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,总能听到这种声音:你看,那个谁谁孩子,多听话,多能干,真是个好孩子!再看那个谁谁的孩子,啧啧,真是不行哟…
都说人无三六九等之分,那为什么要给孩子“分类”呢?就如我自己班上,二十来个小朋友,当然总有顽皮或者乖的孩子,但是你不能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。
举例子,比如多多,总是很调皮,“干坏事”总是他在起头,可是他也很热情,会帮助比他弱小的孩子,也会逗老师开心…比如馨馨,她的确是个乖巧的女孩,可她总是闷闷的,不喜欢和同伴一起玩,上课也不愿意回答问题,可是调皮捣蛋从来没她的份儿…再比如小玥玥,可以说德智体全面发展了,可有时候还是会做出一些令老师抓狂的事…
如此种种,若我们只是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,那肯定多多就是“坏”孩子那一列,而馨馨和小玥玥就是“好”孩子那一列。可孩子是一个单独的个体,他也有自己的意识和想法,再单纯如纸的年华,他们看到的不是对错,而是冒险与勇敢。
作为老师,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伙伴也是引路人,自然该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孩子,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孩子,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发光点,而不是妄自下论断。
杨村桥中心幼儿园绪塘分园
陈思